再思灵修的意义

灵修就像减肥食谱一样,坊间流传的款式很多,但真正减肥成功的却很少。坊间流传各样灵修方法——默观灵修、诗歌灵修、集体灵修、晨更灵修;林林总总的灵修书籍每月更新,还有【灵修大师】来港、都市灵修课程等等。然而,改变灵修方法似乎没有为信徒灵命带来整体的改善,大部分信徒反倒长期活与灵修不足的罪疚感之下,走不出其困窘。因此,对于灵修,有两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一、灵命不是灵修的积累总和

【灵修】里面的【修】字指涉【成长进步】。然而,【修】字却往往让人误以为灵修是【灵命的修行】或【修炼】,误以为【灵命】就是基督徒的武功内力,【灵修】就是锻炼内功的修行方法。然后,按这逻辑推论下去:牧师、传道人就是道行高深的灵命高人;夏令会、退休会就是往深山作特别修行;多买几本灵修书就是认识多几种武功心法,有助功力大增。总之,教会全民大练功,灵修越多,灵命越高。在此,【灵修越多】当然是好事,因它代表对上帝的听从,愿意恒常读经与祈祷;追求【灵命越高】也是对的,因圣经教导我们追求成长。但是,把【灵修越多】与【灵命越高】两者紧紧拉在一起,甚至等化两者的话,就有点危险了。

不错,【灵修】与【灵命】具有正面关系,但是灵命却不是【一加一】累积下来的资产。灵修一百次的人是否比灵修九十次的人灵命好?信主三十年的属灵前辈,是否比刚信主才学习灵修一星期的初信者属灵一点?信主灵修了四十年的人,一旦离开了上帝,我们可否仍说他的灵命【烂船总有三分钉】?不是的,圣经告诉我们,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灵命——与上帝亲密的关系,并非我们拥有的资产,它不是我们的质素,它不能保障我们日后不会软弱失败。相反,一个人此刻的软弱,亦不能阻碍他下一刻立即与上帝处于最亲密的关系。

有人可能问,圣经不是说:“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三十三25)吗?这经文所讲的,不是【日子有功】的道理,而是说:虽然时间流逝,但因着主的恩典,力量仍能保持。它所指的正是相反的道理:“上帝的恩典如何,你所得得力量也如何”。【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如何】恰好反映出吧【灵修】看为【灵命修炼】得毛病:灵命不是个人藉着灵修的努力所得的成果或成就,不是灵修次数越多,属灵境地就按次递增。相反,我们的灵命——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必先建基于恩典。由于它先建基于上帝与我们不离不弃的关系,所以我们只能每天重新回到起点,再次两手空空的拥抱天父。基督徒的灵命不是长年累月拥有着的修行成果,而是相反,它是每天早晨新的恩典,是永远只能重新在起点得着的终点。

若我们从福音书细看基督徒的灵命——人与耶稣基督的关系,它是一个【全有或绝无】(all or nothing)的概念,要么仍在圈外,要么就立即进入完全的恩典里:

基督徒的灵命是什么?

它是归家浪子从一无所有,刹那间投进父亲的紧紧怀抱;

它是耶稣十架旁那认罪的强盗,此刻与主共进乐园里;

它是税吏痛悔的祷告,【自卑的必升为高】。

若我们以为自己能藉着个人的努力,就能筑起整个与上帝的关系,我们岂不变成浪子故事里向父亲讨价的长子?岂不变成站在税吏旁边,自夸【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的法利赛人?因此,要亲近上帝无需十年八载修行的累积,你何时恳切真诚地来到上帝面前,何时就与这天地万物的主宰处于最接近的位置。哪怕是一个甚少灵修的小兄弟,半年没有回教会的【忙羊】,一个软弱犯罪的基督徒,只要他真心愿意再次来到上帝跟前,说:“父啊,我愿来就近你!”他就立即与上帝筑起最亲密的关系。是的,这关系是最亲密的,不是因着他的敬虔,而是因为这是藉耶稣基督所建立的关系,是基督在十架下单方面所订立永远的约。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二、灵修是对上帝早已建立之关系的回应

然后,或许你会问:“那么,我灵修干嘛呢?”

我们需要灵修。因为灵修是上帝为我们建立只关系的具体回应。当我们发现自己处身于上帝所建立的恩典关系时,我们愿意听从祂,我们愿意来亲近祂,我们愿意在生活中聆听祂的说话,以祷告来寻求祂。换句话说,灵修不是要筑起与上帝的关系,而是刚好相反,是回应这段早已建立的关系。

最直接的例子:一位两个月没有灵修的小兄弟,有一天再次拿起圣经来灵修,在灵修中他重新得力,然后在团契向人分享他的灵命回升了。其实,不是【因为他灵修了,所以灵命好了】,而是【因着灵命好了,所以灵修了】。所谓【灵命好了】的意思,是他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软弱,意识到自己生命中不可能没有上帝——就在此刻的缺乏,就在此刻的软弱,他再次投靠天父的怀抱,并因此立即处身于上帝早已建立的完美关系里,并且他的灵命在恳求与倚靠中再次被更新了。然后,在天父上帝的怀抱里,他作出一个听从的选择——他选择打开圣经灵修,向天父说话,听天父说话。

因此,灵修是一个祈求。在此,不是指灵修其中一个环节是祈祷,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恳求:基督徒深知自己不能独力维持与上帝的关系,所以选择来到天父上帝面前,求祂帮助。若我们说灵修是与天父会面,这会面必然无可避免地暗示着我们的缺乏,揭露我们的软弱——谁不是如此呢?天父与儿女的关系本身就指着一种供应与缺乏、纠正与犯错的关系。在缺乏中我们寻求祂,在失败中我们仍然尽力听从祂,来到祂面前,再次求祂帮助。

有时候,当我们得到一份礼物,我们只把它放在一角,没有真正享用过——原因不是我们轻看这礼物,而是刚相反,我们把它看得过于贵重,不敢随便拆开来使用。其实这是可惜的事,因这样反倒白费了馈赠者的心意。

灵修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份礼物。

陈韦安【关于基督徒,我们说的其实是……】241-248页

0 Commen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