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怀念中学时候的团契。还记得当年,中六,因着同学邀请,第一次上教会。星期五的晚上,一个圆圆的圆圈,一起祈祷,一起安静。在这小小的圆圈里,是一个祷告,一份关爱,一份坦诚的欢乐。这个圆圈,叫做【团契】。在这小小的圈内,我遇见了神。从此,每个星期五晚上,我就一直来到这个圆,没有停止聚会过,然后蒙召、奉献、读神学。这一个圆,改变了我的人生。如今,仍然记得在这个圆内的笑声,多少个满足的晚上,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流泪,一起吃、喝、玩、乐。
是的,团契离不开吃、喝、玩、乐。【打边炉】更可算是教会团契十大必做活动之首。甚至夸张一点的说:一个从不打边炉的团契,情况跟从不查经的团契一样严峻。
早期教会的信徒同样如此。圣经说:他们【恒久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二42)其中【彼此交接】一词,就是【团契】的意思。与其问:早期教会的团契生活是怎样的呢?倒不如说,【团契】就是这个信仰生活的全部。圣经说:“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徒二46-47)他们就是聚在一起。他们每天在殿里面,同时,他们每天都一起在家里。他们敬拜上帝,同时,他们一起过着彼此交接的团契生活。信仰与生活不可分割。
事实上,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从来都离不开与人的关系。团契的奥妙之处,就是让人在生活表面的属世事务中不知不觉酝酿出从上帝而来的神圣之爱——明明我们只是在打边炉,我们彼此之间却建立出一份从上帝而来的神圣之爱。
因此,团契从来都不只是教会的事工。不错,教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团契——每个礼拜一次、隔礼拜一次、每个月一次的。这些【团契聚会】,都是人为的安排。然而,内里的【团契关系】确是神圣的真实。因为,真正的团契,是在基督里连结成为祂的身体,并在基督的爱里实践出祂的身体。所以,真正的团契,若它真正活出成一个真实的团契,它就不只是一个【教会事工】,而是神圣奇妙的一刻。
怎样才能活出一个真正的团契呢?一点也不容易。因为这不是两三个人能够做到的事。它,需要团契内每一个人一起的做出以下的两件事:
一、真实的参与。
团契是一个连于基督的【可见群体】。若团契是在基督耶稣里的连结,这个连结不是抽象的。若【在基督徒里】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客观事实需要真实的联系、实质的参与、真正深度的认识。弟兄姐妹就是要【走在一起】。不是人为的结合,不是带动机的友谊(尽管是良善的),不是教会策略的考量,只是单纯的走在一起,常常见面,一起吃饭,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分享生活。因此,见面时间不够多的团契,说不上是团契。
二、分享与付出
分享自己的心,分享自己的软弱,分享自己的爱。团契是一个全盒,每个人一点一滴的付出,就能结出美妙丰富的收获。我们在团契中只能藉着付出自己来得着收获。就此而言,团契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重点不是团契的聚会时间、地点、内容,而是在团契中的付出。爱的付出。付出不只是单方面的,而是彼此的。我们在团契中得着爱的方式,就是透过自我的付出。付出自己的时间,付出自己的心思,为别人多走一步,才能得着团契的爱。
若一个团契各人都能做到以上两件事情,一个真实、神圣、美妙的团契就会出现。团契相聚的一刻,成为了一个Magic Moment。它是一个Magic Moment,因为它是时间线上经历永恒的一刻。这个圆,这个在地上的圆,虽然是短暂的,虽然是有终结的一刻,但它却让我们初尝将来永恒连结的滋味。
因此,拥有真正团契的基督徒是幸福的。
我中学时期的团友都长大了。有的转了教会,有的离开了香港,有的成为了传道人。现在,有时会想起这事,心想:拥有一个如此快乐的团契,谈何容易呢?一班人,一个地方,一个时刻,聚在一起,每次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都在主里常新的,今日的我,不可能是昨日的我,昨日的我却遇上昨日的【你们】,一个上帝的命定、一个时机、一次巧合、一刻奥妙的团契,它,只能【再】聚,不能【重】聚。它是一个Magic Moment。
如今期望的,就是他日我们在天堂里团契聚一聚,同一班人在天堂打打边炉,唱唱团歌,背背团训。(每位收费HKD20)
陈韦安【关于基督徒,我们说的其实是……】210-215页
0 Comments